2025年3月20日,国内铜市上演强势反弹行情,长江现货1#铜价单日暴涨1020元/吨,报81660元/吨;沪铜主力合约突破81000元/吨整数关口,收盘报81670元/吨,涨幅1.26%,结算价定格81350元/吨。此轮涨势不仅刷新年度高点,更折射出全球铜市供需格局的深度演变。供需矛盾持续发酵 多头动能强劲释放

市场分析指出,本轮铜价飙升的核心驱动力在于供需失衡的持续发酵。需求端,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快,特别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制造业PMI连续12个月位于扩张区间,带动电网升级、新能源汽车、消费电子等领域铜需求持续增长。供应端,铜矿开采周期长达5-7年,新增产能释放严重滞后,全球铜精矿现货加工费(TC/RC)持续承压,现货市场紧张态势加剧。上海有色金属网首席分析师表示:“当前全球铜库存已降至近十年低位,LME铜库存较去年峰值锐减46%,这种供应短缺预期直接推升了投机性买盘。”经济复苏预期升温 流动性助力上涨
全球经济向好趋势为铜价注入强劲动能。美国3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4.3,欧元区PMI升至53.7,中国经济先行指标连续三个月扩张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显示,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上调至3.2%。货币政策环境同样构成支撑。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,欧元区延续量化宽松,中国央行通过逆回购持续释放流动性。充裕的资金面推动大宗商品市场整体估值中枢上移,铜作为重要工业金属,成为资金重点配置标的。地缘政治风险溢价 避险需求推波助澜
尽管近期未现直接冲击铜市的地缘事件,但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仍构成隐性支撑。中东局势反复、南美资源国政策摇摆等因素,持续强化投资者对供应中断风险的担忧。期货市场数据显示,铜期权隐含波动率较年初上升18%,反映风险溢价显著提升。产业影响纵深拓展 上下游联动加剧
铜价飙升对产业链产生连锁反应。上游矿企利润丰厚,自由港麦克莫兰等巨头股价年内涨幅超35%;中游冶炼企业面临成本传导压力,加工费谈判空间被压缩;下游终端用户成本陡增,电线电缆企业普遍面临5%-8%的成本增幅。市场人士警告,若铜价持续高位运行,可能引发终端需求的负反馈效应。但亦有机构乐观预计,在新能源革命背景下,铜的长期需求增长曲线仍将持续陡峭。结构性行情或将延续
综合分析,短期铜价或维持高位震荡,但供需基本面紧张态势难以逆转。国际铜业研究组织(ICSG)预测,2025年全球铜市缺口将达21.5万吨。随着智利、秘鲁等国新项目投产,2026年供应或逐步改善,但需求增量仍可能吞噬大部分新增产量。铜价上涨既是当前经济周期的映射,也是能源转型浪潮的缩影。在这个金属牛市的新阶段,铜正以其独特的金融与工业双重属性,成为全球资产配置的"必选项"。
注:本文来源于网络
图文如有侵权,敬请联系删除